评论>

为快递小哥定制集体合同值得推广

2020-10-23 09:00:45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191 分享

10月20日,北京市第二轮快递行业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正式签订。相较于2019年的专项集体合同,今年更加注重精准对标行业特点,并且调整完善合同条款,由原来的13条增至19条。

日前,我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总数已超过600万人。从业人员中,20岁至30岁的人员占到40%,近八成快递站点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长在8小时以上,电商促销旺季的工作时长甚至超过12小时。在快递员中,八成左右收入在2000元至6000元之间。由于快递这一工作不是十分稳定,有的快递公司甚至不给快递员底薪,也不给他们缴纳社保,导致业务员的归属感不强。另一方面,快递员的工作强度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

早在2015年,快递员就作为新的职业被纳入我国新版《职业分类大典》,但截至目前,快递小哥劳动权益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有一部分快递员没有将快递这份工作看成是长久的职业发展方向,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职业生涯的过渡。因此,这个行业成了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一些快递公司想要招有经验的快递员也难度不小。经常网购的市民不难发现,同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更换是常有的事。所以只有稳定了快递员队伍,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为了维护快递行业职工的合法权益,规范行业用工秩序,稳定职工队伍,2019年,北京市就为快递小哥“量身定制”了集体合同。近日,北京第二轮快递行业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正式签订。相较于2019年的专项集体合同,今年精准对标行业特点,合同条款有所调整完善。本次集体合同要求企业工会积极推动“职工之家”“职工暖心驿站”建设、明确了高温补贴发放依据和低温标准;新增了关于健康体检、“安康杯”竞赛、工伤保险、安全保障、职业技能提升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有了这样的为快递小哥“量身定制”的集体合同,倒逼快递企业必须按集体合同对待“快递小哥”,使快递小哥有一种职业尊严感,吸引更多的快递员到履行“集体合同”的快递公司工作,有利于稳定快递员队伍,促进快递行业更好地健康发展。

“现在谁没有收过快递包裹?谁又能离得开快递?”可以说,正是快递员的辛劳换来了消费者的便捷。对于多数快递员来说,他们一方面关心自己的收入和社保等各种福利;另一方面,他们更关注被社会认可、尊重的程度。而快递员队伍长期以来的不稳定,更是暴露出行业用工制度存在一定的瑕疵。因此,北京为快递小哥“量身定制”集体合同,可以平衡用工方人力成本和劳动者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让快递小哥享受到各种本应该他们享受的福利,让他们得到社会的尊重,获得一种职业尊严感。只有快递员队伍稳定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促进商品的流通,促进“宅经济”的高速增长,更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愿其他地方也能像北京那样,为快递小哥“量身定制”集体合同,尊重快递员的劳动,让快递小哥真正受益,解除无后顾之忧。(特约评论员 胡建兵)

责任编辑:钟鸣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