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1日起,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再放宽,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从3万元提高至10万元。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促进免税业发展。截至今年8月1日,全国共有各类型免税商店313家,分布在31个省份,已涵盖我国内地所有省级行政区。
据了解,我国对免税业主要实行国家特许经营,由于政策性强且门槛高,所以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少之又少。但是近期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免税行业的潜在市场被进一步挖掘,从需求端牵引免税行业快速成长。如,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就提出不具备免税牌照的企业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进入免税业,只要免税店由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企业持股超过50%即可。这意味着没有牌照的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随着免税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免税企业在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免税品的品类,形成更强的竞争力。此外,免税店还需要设立一定面积的国产商品销售区,让更多的国内知名品牌引入免税店,吸引更多消费者。
不仅如此,免税业市场规模扩大还可以繁荣国内市场。从发展开放型经济角度看,免税业发挥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推动供给侧提质升级,激发本国产业优势。还能产生连锁反应,拉动旅游、航空、酒店、餐饮等行业消费增长,在促进就业的同时,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笔者认为,免税业市场规模扩大还有助于现有零售业务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境内免税店主要有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和海南离岛免税店等,不同免税店服务的消费群体有所不同。今年以来,不少地方以推动免税业发展作为促消费的重要抓手,开发专供免税渠道的优质特色产品,支持企业开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流程,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免税业市场扩围不等于放手不管,有关部门需要从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科技运用等多方面入手,营造安定有序的购物环境。当下,我国免税业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当前国家重视拉动内需的背景下,业内对消费回流以及政策放宽等利好预期较大,免税业务或将成为相关企业新的业绩增长点。在免税政策不断放松,国人海外免税消费快速回流的大背景下,国内免税行业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且将呈现加速增长趋势。(特约评论员 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