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民生>

一封给小区邻居的倡议书火了:别让疫情阻止反家暴脚步

记者 王立芳

2020-03-09 13:57:52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524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立芳)“尊敬的住户您好,请您以后不要再打小孩,友好沟通。否则,知情者有责任报警阻止您实施家庭暴力,因为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2月20日,坐标湖北荆州的微博用户猪西西在多次听到邻居在家里打骂自己的孩子后,给邻居写了这样一封信,偷偷塞进对方家的防盗门里。     

随后,猪西西和朋友们把这次“塞信”行为以视频和文字的形式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反家暴小疫苗”行动,几天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支持者。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适逢反家庭暴力法施行四周年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场特殊时期的反家暴行动正在通过网络影响现实。

资料图。CNSPHOTO供图

一封反家暴信

受到疫情影响,猪西西被迫待在家中,经常能听到有家长打骂孩子的声音。“一天下午,我在阳台晒太阳的时候听见对面楼里一个男人在打小孩,男人的咒骂声、打人的响动和小孩的哀哭声在楼房回荡。”猪西西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她报了警,可是由于说不出具体的单元楼层,警察来的时候又正好没有哭声了,这次干预没有成功。“警察走的时候说,疫情期间大家都关在家里,小孩不听话,这种难免的”。

“住我家隔壁的妈妈也是每天几乎准时打骂她的小孩,听声音是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当猪西西把这件事情讲给身边的家长听的时候,得到了这样的回应:“现在因为疫情人人都被关在家出不去,大人肯定心里也憋着一股气吧。”

“可是,不管是为了管教学习还是为了发泄情绪,暴力就是暴力,不是吗?我可以用自己的行为,给暴力制造哪怕是一点点阻碍,也算做了改变。”由于疫情期间警方或社区、妇联的工作人员上门不便,平素就是反家暴行动者的猪西西决定采取不一样的干预行为。

在朋友们的建议下,她给邻居写了一封信,“我想,如果这封信被家长看到,可以给他们一个提醒:家暴是违法的,暴力行为是会受到监督或者干预的,也相当于一种施压;如果信被小孩看到,那也可以向他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他受到家暴是可以向外界求助的,外面有人支持他”。

猪西西给邻居写的信

信塞出去之后,猪西西忐忑地等待邻居的反应,那天下午,平时几乎准时响起的打骂声没有出现,甚至传来一两声小孩和爸爸的笑声。“不管是偶然的平静还是家长真的做出了改变,总之,那是没有暴力的一天。”猪西西向记者回忆。

一次反家暴行动

当猪西西和朋友把给邻居“塞信”干预家暴的行为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之后,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私信,有的倾诉自己遭受或遇到的家暴行为,有的表示也想参与到家暴干预的行动中来。

“疫情期间,人们都被关在家里不能外出,如果这个时候有家庭成员遭受了家暴,获得救助会不会更困难?网友的私信让我们有了一些讨论和启发,能不能以写信为契机,扩大反家暴行动的参与度?因为让家暴受害者知道自己的权利非常重要,作为旁观者也应该提供积极的帮助。”猪西西的朋友、“反家暴小疫苗”行动发起者之一郭晶对中国商报记者说。

社工郭晶居住在疫情的风暴中心——湖北武汉。从1月23日开始,她每天在朋友圈更新日记,记录“封城”期间的真实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在逐渐适应突发危机和重建日常生活之后,她开始尝试帮助他人。

于是,猪西西、郭晶和她们的朋友们组成了“反家暴小疫苗”小组,3月1日,以“反家暴小疫苗”为话题的行动在微博上线了,这一行动号召网友在居住的小区楼道或电梯间等显眼地方张贴《给邻居的反家暴倡议书》,呼吁用文明、和平的方式解决家庭摩擦,并及时干预身边的家庭暴力行为。

截止至3月7日12点,“反家暴小疫苗”上线已有七天,上千人加入,超过50位参与者把《给邻居的反家暴倡议书》张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大连、四川攀枝花、河南洛阳等23个城市的社区里。

“反家暴小疫苗”在行动。(图片来自微博用户@黄溢智律师)

行动还在继续,反家暴小疫苗小组的心愿是有超过1万人加入。微博号召的同时,他们还组织了一场线上分享会,邀请专业人士分享当目睹家庭暴力行为时该怎样伸出援手,并已建立起一个有400多成员的反家暴微信群。“在这个群里,我们倾听家暴受害者的声音,提供陪伴与安慰,并帮助有需要的人联系资源。”郭晶对记者说。

不让疫情阻止反家暴脚步

疫情期间,万飞明显感觉到报告家暴的案例数量增加了,其中,绝大多数是丈夫对妻子的暴力,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暴力。

万飞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一名退休警察,也是反家暴公益组织“蓝天下妇女儿童维权协会”的创始人,该协会自2015年来持续实施反家暴项目“万家无暴”,与当地妇联、公安、法院、民政形成反家暴联动机制。

万飞的团队把2020年2月份监利县110收到的家暴警情数据作了简要分析后发现,施暴者中的男性占比为97.44%,受害人中女性占94.67%,长辈打晚辈的(受害人不一定是未成年人)为12.27%。

“因疫情带来的恐慌让人产生焦虑,心理容忍弹性会降低,更容易引发家庭矛盾。长期居家隔离,也点燃了一些原有矛盾”。万飞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道。同时,由于疫情影响,社会对家暴受害者的支持系统被大大削弱,特别是处于疫情重灾区的湖北地区,社区干部的所有精力都投放到疫情防控工作上,家暴受害者的需求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此外,受害者的自助系统也被削弱,公共交通停驶,餐厅、宾馆停止营业,被迫离家的受害者无处可去。

万飞介绍,目前“万家无暴”正在协助的一个案例就面临着这种情况:一位来自外省的女士带着孩子到监利县农村的前夫家过年,由于拒绝前夫的复婚请求遭到前夫殴打。2月4日晚上,她带着孩子逃出家门,但受疫情影响,许多酒店停止接受客人。在社工介入案件后,通过和妇联的沟通,联系到当地的防控指挥部来协调,最终将受害者安排住进了宾馆,并联系到机构为她住宿和随后返回外省娘家的交通提供资助。

“不能让疫情阻止反家暴的脚步,特殊时期遭遇家暴也要及时报警,并做好证据留存和自身安全保护工作。”北京安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张丽珍对中国商报记者说。她建议,家暴受害者可以采取录音、安装摄像头等方式固定证据,对于事后有悔意的施暴方,让其写忏悔书或保证书同样能固定证据。此外,在必须与施暴者共处一室无法逃开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与施暴者过多接触和冲突,不激怒对方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马文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