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

2019年深圳“敬老月”启动 “夕阳别样红”正在进行时

记者 刘健君

2019-09-30 15:12:56中国商报/中国商报 收藏0 评论0 字数1,124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报深圳报道(记者 刘健君)9月29日,2019年深圳“敬老月”活动正式启动。据悉,今年“敬老月”不仅扩大了普惠群体范围,还提高了高龄敬老补贴金额,将陆续举行“幸福老人”才艺展演、长者文化节、九九学堂、老年健步走、邻里守望、“我和我的祖国”等活动。

untitled17.png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深圳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32万多人,占户籍总人口的6.4%。与其他地区不同,老人户籍严重倒挂,深圳的非户籍老年人口大大超过户籍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此外,在深圳低龄老年人占主体, 60岁以上老年人的组成结构以60~70岁的老年人为主,约占老年人总量的67%,且预计在未来某一时期占比还会持续升高。

针对这一情况,深圳扩大了敬老普惠群体,持续探索医养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支撑、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为减少老人遭受意外伤害风险后带来的资金压力,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银龄安康行动”,老年朋友只需花30元就可“保意外”。截至目前,“银龄安康行动”已实现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全覆盖。同时,政府还出资保障每年为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提供一次免费体检。对于在深圳居住,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包含港澳台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也可以享受各类敬老优惠待遇。全市敬老优待的范围也从原来的20多万“深圳户籍老人”扩大到120多万“深圳居住老人”,有不少“免费”项目,比如:免费进入全市各公园、政府投资建设各旅游景区、全市各公共文化场所(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全市各公厕,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和轨道交通普通车厢等项目正在对老人们抛出橄榄枝。

2016年9月,深圳被国家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后,通过医疗机构新建、转建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新办医养结合机构等措施,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同时,依托家庭医生推进社区医养结合,深圳鼓励引导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目前深圳全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有38家,所有养老机构均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89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有75家与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机制;全市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逐年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敬老月”期间,深圳老人还将收到一份大礼。10月1日起,具有深圳市户籍高龄老人津贴也将增加。本次调整后,70至79周岁每人每月津贴从100元提至200元;80至89周岁每人每月津贴从200元提至300元;90至99周岁每人每月津贴从300元升至50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津贴从500元提至1000元。

责任编辑:马文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