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专题>

许振超:希望营造更加开放、公正的口岸环境

李强 记者 邵阳

2019-03-12 09:11:01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497

QQ截图20190312090321.jpg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李强 记者 邵阳)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海洋港口需要一个更加开放、公正的口岸环境。

建议优化口岸环境 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加快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执行一致性,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公正市场环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许多与外贸有关的改革措施。对此,许振超颇有感触,并表示将借此机会向大会提出建议,修改或重新解释部分外贸政策,进一步优化口岸环境。

作为第一代桥吊司机、见证青岛港发展的许振超,对于集装箱有着充分的了解。“我比较熟悉的就是集装箱,从我开始干集装箱就一直有一个愿望——把青岛港变成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许振超说。

在他看来,经过几十年发展蜕变,我国的港口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国际中转业务也顺利开展了许多年,但就总体中转箱量而言,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还有不小差距。

事实上,当前的青岛港已经在正视差距的基础上,寻标对标、迎头赶上。2019年伊始,青岛港以“港口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新定位,积极打造国家省市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新窗口。通过密集拜访船公司,接连组织召开船东货主、场站船代恳谈会,探讨、解决发展难题,构筑更加便捷高效、更低成本的口岸服务新环境。

同时,青岛港还对外拓航线,对内增班列,持续完善服务网络体系,增强港口口岸功能、发挥港口优势,着力打造国家省市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新窗口。通过港口发挥陆海统筹、要素集聚作用,带来大量的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速枢纽港、贸易港建设。

主动降费提速减证 提升青岛港“金字招牌”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许振超想就此方面建言献策,他说:“之前我们国际中转集装箱开展不起来,部分原因在于国际航运法里某些条款、硬性规定,使得船公司有顾虑,不敢开展港口之间的集装箱中转,但实际上国内港口之间运输是国际中转箱经过的一段路,如果硬性规定为国内运输,就有些牵强。所以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调整对外开放的政策,修改对于一些条款、硬性规定的解释,营造更加公正的市场环境。”

经过此前的大量调研,许振超深入了解了有关港口费收等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青岛港率先启动了“改革创新、提升服务”专项行动,主动“降费、提速、减证”等行动,带头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仅使港口整体运作效率持续提升,打造了青岛港服务的“金字招牌”,而且带动了整个口岸和相关产业链的服务升级。

培养高技能人才 让产业工人有方向

除了对于口岸环境的关心,许振超还对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格外关注。他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去年两会,他就曾提出要让技能工人的职业发展有法可依,近一年以来也在持续关注着这一问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青岛港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自有独到之处。坚持“企业是员工再教育的大学校、新平台”的理念,加强思想引领,青岛港从解决“港口发展”和“人的发展”问题入手,通过全员大培训、技术大比武、在线学堂等平台资源,进一步调动起广大员工自觉学业务、主动练技能的积极性。结合开展“党员示范岗”“工人先锋号”等竞赛活动,激励全港员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并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让员工与港口共同成长。

“企业应该确确实实地把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技能人才的关心体现出来,应该提高待遇。虽然高技能人才只占了职工一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对于全体职工来说都是一种激励,提高这一小部分职工的待遇,能让更多产业工人看到努力的方向。”许振超说。

责任编辑:唐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