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新闻专题>

刘庆峰:加快落地应用 让AI造福民生

记者 刘群

2019-03-08 11:06:30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094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刘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将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这是人工智能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推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如期落地,人工智能在民生领域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近日,中国商报记者就以上话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记者 刘群/摄

“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三大标准,要有真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应用案例,能够用统计数据说明人工智能的应用成效,同时能够实现基于典型应用场景的自我进化。”深耕人工智能领域20年的刘庆峰对此话题侃侃而谈。

刘庆峰认为,推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落地最关键的举措有三点:首先要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加快确立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资方向。加快行业落地,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行业大数据中心、典型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其次是加大源头技术创新,推动数学基础原理、脑科学基础研究以及人机耦合协作模式的应用反哺。加大数学基础原理的研究,创新数学统计建模方法。加强脑科学基础研究,脑智同飞带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以人机耦合模式反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同时,还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才体系培养,推动五级“人才矩阵”。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调研统计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1:10,到2030年,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500万。

对此,刘庆峰建议,落实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必须人才先行,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矩阵”,形成基础能力人才、源头创新人才、产业研发人才、应用开发人才、实用技能人才等多类型人才并重并用的局面。

强化基础学科设置和素养教育,推进人工智能基础人才建设。实施“科学家创新培养工程”,培育和引进人工智能源头创新人才。开展“共享平台”建设,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研发人才。实施“行业人才应用工程”,推进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人才培养。强化技能培训和开发,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工人。

“2019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年,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刘庆峰如是说。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与民生民情密切相关的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的持续投入,既可以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又能够在未来大量节约社会服务所需投入的资源。

在刘庆峰今年的议案中,有关“人工智能价值”的内容是一大亮点,也是一大看点。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价值明显,重点在“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领域。应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加快将人工智能确立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资方向。

为此,刘庆峰认为,国家发改委在推进过程中,应调研与人工智能强相关且密切关联国计民生的业务和产品,确立重点投资方向,引导人工智能的重点技术研究和应用落地规划。同时,协同工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并建立针对人工智能在重点领域业务产品的评测规范与质量认证体系等,实现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示范与规模化应用,最终形成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加强行业落地,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行业大数据中心、典型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作为技术与应用的交汇所,为生态中的所有参与者赋能。应用带来的大数据反哺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各级大数据管理局应加强数据的适度管理尺度,加之典型应用场景的快速突破,形成数据和应用场景的良性互动,最终在医疗、教育等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刘庆峰举例说,在教育行业,新技术将推动人工智能绿色课堂的建设,让学生使用的电子化设备与IT后台建设联结打通。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更精准的教学体验。在医疗行业,全科医生的大量缺口能因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得到缓解,实现分级诊疗。人工智能已从概念阶段进入典型应用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将大大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速度,助力社会进步与升级。

对于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在研究方面的突破,刘庆峰认为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首先,加大数学基础原理的研究,创新数学统计建模方法。数学基础原理研究是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科学研究和数学统计建模方法深度结合,将是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的突破方向。刘庆峰建议,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应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特别是数学基础原理研究的支持力度。

其次,加强脑科学基础研究,脑智同飞带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脑科学研究是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的关键一步。建议科技部出台脑科学研究如“国家超脑”等专项支持计划,整合国内顶尖头部产学研资源力量,促使脑科学研究迈上新台阶。

再次,还要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以人机耦合模式反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人机耦合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向实用过程中长期使用的一种方式。“我建议,国家应推广人机耦合的协作模式,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应用,通过技术和产品的双轮驱动反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刘庆峰说。

责任编辑:付颢琬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