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旺盛生命力的代表。从时间节点来看,我国电子商务正是以党的十八大为契机,开始了它激情澎湃的岁月。目前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从2.42亿人增长至5.33亿人。电子商务交易额从8.1万亿元增长至29.16万亿元,年均增长30%。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从1.31万亿元增长至7.18万亿元,年均增长3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的贡献率从17%增长至37%。电子商务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从1500万人增长至4250万人。
这些数字足以说明电子商务的强大生命力。当然,电子商务引人注目的并不只有这些数字,其背后呈现的方兴未艾的消费升级浪潮才是人们更应关注的焦点。电子商务引领的中国商业变革,以及电子商务所主导的前所未有的社会化大协同才是电子商务的最大价值。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更具特色,除了拥有阿里、京东、苏宁等平台电商企业外,网易考拉、每日优鲜、贝贝网等跨境、生鲜、母婴类垂直电商平台也层出不穷,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争芳斗艳。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模式也对消费者和传统零售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可以说,电子商务改变了中国人生活的轨迹。
此外,电子商务对制造业、农业等产业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随着“新制造”概念的提出,电子商务产生的大数据也在为“新制造”提供力量,对于农业的作用也是如此,订单式作业很好地体现了电子商务的功用。电子商务与制造业、农业的完美融合无形中推动了供给侧改革进程。
伴随着全社会消费浪潮的蓬勃发展、线上线下商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一个“新消费时代”正在到来。电子商务企业呈现的更多元化的品类选择、更丰富的消费内容、更优化的购物体验,都诠释着“新”字的内涵。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充分释放全社会消费潜能的同时,也用自身技术与模式的持续创新推动着新消费时代的诞生。
电子商务追求的已不再是单纯地将商品搬到线上销售,它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与服务内容,并且用超越用户期望的供给去创造需求,想尽办法引领新的消费潮流。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更大的作用是提升消费品质、助力消费升级。而这正是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态势下,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