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关注,原创>

中欧班列蹄疾步稳启新程

记者 彭婷婷

2021-03-04 10:02:10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385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彭婷婷)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品牌工程的中欧班列,去年以来持续保持逆势增长和安全稳定畅通运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通过不断优化组织、释放运力,今年,从武汉、天津、西安等地开行的中欧班列已超2000列。另据国家发改委介绍,去年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首次突破“万列”大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物流不畅、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在此背景下,中欧班列逆势高质量、常态化稳定开行,不仅有效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也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有力支撑,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动力。

中欧班列_副本.jpg

中欧班列拥有时效、成本、运量和稳定等优势,在跨境运输中享有盛誉。图为今年2月,X904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新筑车站发车。CNSPHOTO提供

畅通国际物流通道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欧班列开行首破“万列”大关,运送货物113.5万标箱,中欧班列重载运输尤其是回程重载运输情况较大改善,综合重箱率达98.4%,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回程重箱率提升显著,同比提高9.3个百分点。

2020年全年中欧班列运输货物货值达500亿美元,是2016年的6.3倍,除电子产品、食品、木材、化工产品等传统品类外,国际产业链重要中间品运输需求迅猛增长。其中,防疫物资939万件、7.6万吨,目的地主要是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国,并由其分拨到更多欧洲国家。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2020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为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助力中欧共同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

“中欧班列‘生命通道’功能凸显。其中西安、义乌、武汉等地创新开行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赵辰昕说。

波兰是欧洲主要的乳制品出口国之一。去年10月,从波兰马拉舍维奇启程,满载1100余吨液态纯牛奶、速溶乳粉的中欧班列经过半个月行程抵达武汉,这是首列由波兰开往中国的乳制品专列。

中欧班列波兰运营企业哈特兰斯物流公司首席执行官菲利普·格泽拉克表示,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中欧班列,波兰等欧洲国家与中国保持经贸联系,波兰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有利于波兰加快复工复产进程。

大型枢纽初步形成

2月27日,一辆满载产自浙江义乌的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服装鞋帽和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缓缓驶出,班列将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境,最终运抵莫斯科。“兰州—二连浩特—莫斯科”中欧班列的成功发运将进一步促进兰州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不仅是兰州,全国各地中欧班列正乘风破浪稳步前行。去年以来,西安、重庆、成都等城市中欧班列年开行量均超过2000列,合计占全国开行总量的58%,班列运营开始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中欧班列运营网络持续拓展,大型枢纽初步形成。”赵辰昕表示。

如西安国际港务区目前已开行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等12条集结线路,基本实现了西安港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货源地的互联互通。长沙2020年班列服务的新增注册企业58家,班列承运市场采购货值达45.5亿元,同比增长了129.4%,成为货物集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枢纽。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营运线路也增长至现在的18条,可通达欧亚20个国家的37个城市,架起了连通欧亚大陆的贸易桥梁。

值得关注的是,自开通以来,中欧班列在国际物流运输中的优势日益凸显,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高质量物流的代名词。“从最初试点零散发送,到如今统一品牌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增添了不少新线路和新货源。”广东东莞石龙站货运主管蒲穗表示,俄罗斯、德国等轻工消费品进口需求较大,作为“一带一路”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正是轻工产品制造的“桃花源”。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国外的货物也不再是“漂洋过海来看你”,而变成“坐上了火车来中国”。2月20日,江西首家中欧班列进口保税品门店“南铁易购”在南昌正式营业,销售产品涵盖美妆个护、母婴用品、居家用品等400余种商品。

据了解,中欧班列进口保税商品门店项目是中欧班列效能的延伸,通过中欧班列将世界各地特色品质商品引入铁路、机场、地铁等商业场景。南昌铁路旅游酒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力表示,中欧班列保税店所售商品从到岸至消费者手中,整个环节全流程监管,中间环节少,确保商品“保真、平价”,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消费需求。

愈发受到企业青睐

运量大、价格低、稳定性强、通达国家(地区)多……中欧班列因诸多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中欧班列拥有时效、成本、运量和稳定等优势,在跨境运输中享有盛誉。”中外运深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谢汉青认为,“尤其是面对疫情时,空运、海运受限,中欧班列的稳定开行不啻于雪中送炭,因此与沿线国家客户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

中欧班列的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将释放更多利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认为,一是受疫情冲击,传统的海运方式通关效率大大降低,而铁路运输的通关和查验相对顺畅;二是海运运价持续上涨,“一箱难求”和“一柜难求”等现象会让更多企业选择运价相对低、运输时间可控、运力稳定的中欧班列;三是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这些渠道的产品具有包裹小、散件多等特点,与中欧班列的运输方式更为匹配,部分产品运输性价比非常可观。

去年,贵州省的茶叶和白酒开始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远销到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参与组织“贵西欧”货源的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闳表示:“搭乘‘长安号’到达塔什干、明斯克等城市,总体时间成本比以往节约了1/3,为我们集结贵州及周边产品提供了重要支撑。”

可以看到,不断“提速”的中欧班列,不仅让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合作与交流越来越频繁,也让沿线国家和地区搭上了发展的“快车”和“便车”。

责任编辑: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