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2020年 我们这样走过

编辑部

2021-01-08 17:29:04中国商网/中国商报 收藏0 评论0 字数3,681 分享

编者按

岁末年初,新一轮的盘点又如约而至。回顾过去的时光,展望新的一年,这也是一种情怀和态度的展现。在不少人看来,因为疫情的影响,刚刚过去的2020年尤显“特殊”。而在这种“非一般”时期所发生的那些艺术收藏圈的“大事记”,是否能让大家感受更多、看到更多?不妨跟着编辑部的梳理一起来回味吧。

艺术收藏圈为抗疫加油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社会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全民抗疫成了最重要的事,艺术圈、收藏界也积极响应。1月2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致信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提出组织全国的美术家用画笔讴歌抗疫的英雄事迹与模范代表,湖北美术工作者马上行动,以线上展出的方式分批次公布的创作十分鼓舞人心。与此同时,其他兄弟省市的业界人士、组织、机构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办抗疫活动,无论是各家拍卖公司的义拍,还是多地泉友的自发踊跃捐款,以及得到了众多藏家鼎力支持的苏州玉雕大师慈善拍卖等等,都让人看到了一种众志成城。

聚沙可成塔。在医务工作者奋战抗疫一线的同时,用艺术来温暖人心,也是另一种不可缺少的“治愈”。不管是出钱出力,还是倾情创作,诸多为抗疫而忙碌的身影,都体现了艺术收藏界作为社会公众力量重要一员的责任和担当,值得点赞。

微信图片_20210108173607.png

 艺术收藏界积极为抗疫行动,让人看到一种众志成城。(本报记者 王菁菁/摄)

博物馆“云端游”成潮流

受疫情影响,“云端文化游”成为了2020年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机构的热词。早在2月初,全国就有近百家博物馆相继推出了网上展览。从国家文物局分批次更新各家博物馆线上资源的链接,到众多文博机构对此着力打造,这种形式有力地丰富了民众当时的宅家生活。其中敦煌研究院线上呈现的全球首次以吐蕃为主题的文物大展、上海博物馆数字全景展厅等,都极具话题感。而博物馆的在线直播更在一时间成为了社交媒体的“流量”,一些讲解员甚至成了“网红主播”。“云课程”等形式也为大众的文化需求解锁了更多可能。

为抗疫而“宅”,但精神并不贫瘠,互联网的发展确实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云端游”无疑是近年来博物馆数字化工作成果的一种集中体现,而这个过程也让业界感受到,未来馆藏展品的高清数字化资源会成为打造博物馆线上部分的关键,应该重视。

微信图片_20210108173210.png

图片由CNSPHOTO提供

紫禁城庆生600岁

2020年4月5日、6日,故宫博物院首次以连续两天3场网络直播的特殊形式,揭开了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庆生的序幕。9月,“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和“御瓷新见——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展”的先后开幕,更是将庆生气氛推向了高潮。尤其是其中的“丹宸永固”大展,以紫禁城建成600年的时间轴为主线,选取了18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用450余件文物及史料图片为观众生动地还原了600岁紫禁城的风雨兼程。

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更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作为博物院,这里珍藏的186万余件(套)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民众期待故宫未来更加“活起来”的同时,“平安”仍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词。

微信图片_20210108173713.png

从法律修订到市场监管,从“云端游览”到线下大展,不一样的2020年有着不一般的精彩。

深圳扶持非国有博物馆

2020年7月1日,由深圳市财政局会同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委宣传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正式施行。据悉,该办法在原《深圳市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的基础上,新增运行评估和定级补贴,对被评定为国家一、二、三级的非国有博物馆,分别给予一次性补贴1000万元、800万元、500万元;对在运行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年度一次性补贴30万元。办法中还进一步列明了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条件,并且对加强非国有博物馆的管理与监督作出了规定。

不可否认,非国有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此次出台的办法,既体现了其作为特区先行示范的意义,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文明典范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非国有博物馆将有力激发社会活力,在规范的同时让更多民间收藏资源充分运用到文物保护中来。

失窃藏品亮相拍场惹争议

2020年9月初,广东崇正拍卖官微发布文章推荐其即将举行的春拍重点拍品中,有一件高度疑似四川省图书馆2004年失窃藏品《鱼雁集》的拍品,引发关注。《鱼雁集》由76位名人致近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西南名儒林思进的信札汇编而成,是极为难得的近代史研究材料。事件发生后,尽管川图表示对此已报警处理,拍卖行则迅速撤下了“问题拍品”,但舆论对因其牵涉出的诸多疑团讨论并未停歇,比如2005年该拍品就曾在另一家拍卖行成交,而当年遭失窃报警后,相关平台并无其失窃信息。一时间,这桩“离奇”的事件成为了热谈,也为文物安全再敲警钟。

其实,涉事馆藏文物流向市场并非个案,如早年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作为涉事的一方,该起事件又一次提醒了拍卖行保留好交易过程、成交记录等相关证据,以适用“善意取得”的重要性。从法律角度而言,因文物艺术品属于动产,所有权转移涉及内容比较复杂,对于交易安全,拍卖行一定要多做功课。

文物保护法即将迎修订

2020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自1982年颁布以来,文物保护法已历经5次修正和一次修订,现行的文物保护法是2002年修订版。而此次的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是就监督检查增设专章。同时提到的明确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增加支持文物收藏单位文创产品开发作为发挥馆藏文物作用的举措,鼓励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明确鉴定经营服务实行许可管理等尤为受社会关注。

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当下,文物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全民责任。法律的修订是为了更加适应新时代和新形势,这是一个大前提。而作为有着广泛民众基础的民间收藏,业界对此次修订工作最大的期待依然是能更加贴近市场、更具实际操作性。民间收藏的活跃是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法律能为这个领域做更多保障、带来利好,不仅能助推其有序发展,还能为传承催生出更大的活力。

上海率先成改革试点

2020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政府共同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沪举行,为期3年的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正式启动,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此次改革将聚焦创新扶持政策和优化监管服务,先行先试,重点围绕社会文物保护展示、资质审批、标的许可、鉴定管理、文物回流、人才培养、进出境审核管理等方面出台创新举措,建设社会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创新高地。而与上海自贸区海关加强联动等多项政策,被普遍视为是极大的创新。

此次能够率先成为改革试点,一方面与上海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环境氛围活跃不无关联;另一方面,作为文物艺术品收藏交易的重镇,这一举措也是对上海文物保护及民间收藏工作的肯定。该试点让人看到了文物保护、市场发展的前景正在被层层铺开,期待更多的后续。

颜真卿真迹出土被“刷屏”

2020年11月1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布了目前首例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墨书书丹墓志。该重磅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刷屏,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据介绍,该所考古人员之前在西咸新区发掘唐代贵族元氏家族墓葬时,从元大谦、罗婉顺夫妻合葬墓中发现一方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的墓志,写于颜真卿38岁任长安县尉时,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而颜真卿现存世书迹以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多宝塔碑》为代表共十余件,多为其风格成熟期作品。

作为历史上的书法大家,此次颜真卿真迹的考古出土,不管是在社交媒体的刷屏,还是学术上出现的一些不同声音,都是文化传承价值与生命力的一种体现。科学考古的重要性与乐趣可见一斑。相信此次的发现对于研究颜真卿本人与我国中古时代的书法艺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非遗传承连发重磅消息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该名录,居世界第一。其实,2020年,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对于非遗传承的规范管理力度。3月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从技艺精湛程度、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传承活动开展、品质修养等方面,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条件作出细化规定。其不仅明确了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时限,还首次提出非遗传承人在开展传承、传播等活动时要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的要求,并明确了五种情况可以取消传承人资格的规定。

“太极拳”“送王船”的入选,为2020年的非遗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更坚定了人们对传承的信心。当然,在如今非遗走进生活的同时,鱼龙混杂的现象也不容忽视,规范管理势在必行,推进落实才能真正促进其健康发展。

DT-5.jpg

图片由CNSPHOTO提供

责任编辑:方晓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