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洛阳构建老年康养双循环模式

2020-11-27 11:06:42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839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康养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康养产业涉及医疗、旅游、体育、文化等众多服务板块,同样也是大资本汇聚与融合的领域。如何打破资本的束缚,以中国国情为基础,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康养产业发展模式,让中小企业在康养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找到自己的定位?

作为宜居城市,河南洛阳在紧锣密鼓的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把如何快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重大课题,建设国际老年文化康养中心是突破点之一。

养老.png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康养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图为老人在某地的“康养之家”内享用爱心午餐。CNSPHOTO提供

“两个循环”兼顾

旅游者众,多以老年人为主;康养者众,亦以老年人为主;喜文化交流者众,更以老年人为主。建设国际性老年康养中心可以作为洛阳开放引领、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突破口。

国际老年康养中心作为一个面向国内和国际老年市场,以“文旅+康养”为特色的开放式、多元化项目,可以成为洛阳以高端消费为引领,打开洛阳国际化发展大门、实现引进来,落实“两个循环”的重要抓手,也将是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的“金钥匙”。

在政府部门出台的《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指标,其中就包括洛阳市2025年的GDP要达到80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收入占河南全省的比重超过20%,城市人口要达到350万,并要建设成为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等。这就要求洛阳经济每年有不能低于8%的增长率,洛阳人口每年不能低于20万的增长量。

我们看一看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的成绩单: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应天门广场成为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主会场后,洛阳的文化旅游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期间的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飙升到16.55%。但是,依然没有达到20%的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老年文化康养产业对旅游、文化、休闲、医疗、养老的关联作用强大,对GDP总量、旅游总收入、文化交往、人口增长都有直接的带动作用,因此,洛阳必须要有一个“四季常青”、关联作用强的文旅项目来支撑。

多举措建设康养中心

洛阳如何建设康养中心?

首先,依托现有的旅游度假区建设康养基地。龙门西山温泉山庄、宜阳莲花温泉度假区、汝阳雅文虎山温泉园区、小浪底库区、万安山景区等地要利用好周边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拓展经营范围,建立涵盖青少年研学、妇孕婴幼保健、生态农牧业、体育健身等多种形式的康养业务,这将带动医疗卫生、餐饮旅游、教育培训等众多产业共同发展,同时也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提升洛阳康养机构的医疗水平。鼓励康养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构建医养结合的智慧型康养服务中心,并通过“互联网+”开辟远程医疗服务,与北京、上海高水平医院合作,让医疗专家通过网络远程提供诊疗服务。有条件的康养基地要借助附近的中医药院校、医疗机构或中草药基地资源,打造集中草药种植、提炼、科研、观光、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养基地,为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群体进行康复理疗,形成中医养生康养品牌。同时还要将居家康养纳入医疗型康养产业的范畴,尤其要充分发挥村镇、社区的作用,定期对居家养老人员进行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对于孤寡老人,要成立互助型组织,避免出现失能老人无人照料的情况。

再次,拓展文化旅游型康养产业。洛阳要结合深厚的河洛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康养文化盛宴。比如在白马寺、灵山寺、玄奘寺周边建设佛学康养基地,为佛学爱好者提供研读佛经的场所。

提升国际化水平

建设康养中心,洛阳还要构建统一的康养产业协调系统,对于康养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允许康养人员在洛阳不同的康养基地间自由流动,费用可以接续转移;而对于尚有余力的老年人,可以让他们通过农田耕作、加工产品、照料他人、清洁卫生等获取康养积分,这些积分能够在康养机构换取物品或者享受相应的康养服务。

此外,还要提升洛阳康养事业的国际化水平。洛阳康养产业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内部及周边地区的内循环,也要拓展国际视野,开拓世界市场。例如,为了提升佛学型康养基地的国际化水平,积极与印度、日本、蒙古、俄罗斯等国对接,举办国际性的佛学论坛和佛教交流活动。而在道教康养基地,要积极与朝鲜、韩国、越南的道教协会进行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到洛阳领略道家圣地的独特魅力。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与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缔结为友好城市,进一步提升洛阳的国际影响力。(本文由鑫融基金融研究院供稿)

责任编辑:钟鸣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