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二次放号”带来的麻烦该由谁负责

2020-10-12 10:47:2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951 分享

新办的手机卡,刚启用就收到接连不断的催贷电话;注册App却频繁显示号码被占用;给运营商客服致电,却被告知要自己协商处理……当手机码号资源愈发稀缺,“二次放号”这一盘活资源的常规手段给用户带来了许多新麻烦。

所谓“二次放号”,是指老用户主动停用、弃用手机号,或用户自然死亡后,其手机号无人继承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据介绍,码号资源和网络IP地址一样,理论上属于稀缺资源,国内如今部分号段已无新号可用。相关调查显示,“二次放号”可以释放被占用的码号资源,有利于盘活闲置的通信资源。 

然而,在吃喝玩乐靠扫码、一部手机行天下的当下,“二次放号”给用户带来的麻烦也不少。例如,刚启用的号码仍被前主人占用,无法注册多种网络平台,无法享用多种网络服务;前主人由于工作原因手机号被标注,新用户在使用中易遭人误解,电话接通率低;更有甚者,不少老赖为薅网贷公司“羊毛”,频繁换号,导致接盘“二次号”的无辜用户“背锅”……

那么,该怎样消除“二次号”用户面临的麻烦?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醒那些想要停用、弃用手机号的用户,在停号弃号前解除重要第三方平台绑定的手机号码,如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以避免遭受巨大损失——在未解绑的情况下,原用户也面临着账户被盗、个人隐私被新用户看到的风险。

其次,运营商应完善“二次号”服务体系。一方面应明确告知新用户,所选号码是否为“二次号”,保障其知情选择权。另一方面,我国电信服务规范规定“电话号码冻结时限最短为90日”,为尽量减少“二次号”对新机主造成的影响,宜将冻结最短时限延长,尤其是尚未解绑重要第三方服务的“二次号”,更应延长冻结时间,比如一两年甚至更长,同时全面清除老用户的历史数据,与第三方广泛开展合作,联动解绑捆绑的闲置账号。

此外,行业主管部门也应有制度手段,协调运营商和互联网平台间的信息互通和账号管理,探索如何更为科学、更为妥善地管理、盘活与发放仍未解绑的“二次号”。而互联网平台对用户解绑、注销相关服务,应避免条件过于苛刻、流程过于繁琐,以避免老用户不解绑就弃用旧号;同时,在提供注册服务时,应增加身份证识别、亲友辅助识别等方式,而非仅凭手机号,让新用户不再为使用“二次号”无法注册与接受服务而烦恼。(特约评论员 何勇海

责任编辑:钟鸣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