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高科,原创>

被“雪藏”五年后快的品牌重出江湖 滴滴欲分得出租车业务更多蛋糕

2020-09-02 10:53:36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479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和快的打车(以下简称快的)合并五年后,快的这一品牌终于被重启。9月1日,滴滴宣布将旗下“滴滴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为出租车乘客发放打车券拉动消费,第一批出租车消费补贴将于9月4日开始发放。

针对“快的新出租”这一品牌名称背后的含义,公告表示,该品牌将延续此前快的品牌“让用户打车更快”的理念,进一步通过信息化、市场化手段提升线上叫车率,帮助司机降低空驶率,提升接单效率。滴滴出行CEO程维也在朋友圈中表示:“看到快的品牌重启很亲切,也有激动。初心不忘,期待快的新出租能够帮助行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同时还公布了出租车事业部组织架构升级及人事调整,任命石东海担任出租车事业部总经理,向CEO程维汇报,同时兼任普惠产品技术负责人,向CTO(首席技术官)张博汇报。公开资料显示,石东海于2015年加入快的,任出租车技术负责人,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历任代驾、品质出行事业群及普惠出行事业群等产品技术负责人。

滴滴和快的曾经也是一对“冤家”。2012年6月15日,快的横空出世,短短八个月时间注册用户就已超过10万人,一度成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打车软件。2013年10月,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快的占全国打车App行业整体市场份额41.8%,位列行业第一。

然而很快,当时还是一片蓝海的在线打车市场迎来了另一个实力玩家——滴滴。2014年,双方曾掀起轰动全国的补贴大战,快的曾表示,其打车奖励金额永远会比同行高出1元。2015年2月14日,快的宣布和滴滴进行战略合并,程维及快的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合并五年后,快的品牌为何被重启?今年4月,程维曾在公司战略会上公布了未来三年的“0188”战略目标:安全是滴滴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归零;三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达到8%;全球服务用户MAU(月活跃用户数)超8亿。加速扩张的滴滴若想完成这一目标,完善业务布局和开拓新市场新用户的速度势必加快,线上化程度不佳的出租车市场成为滴滴需要补齐的一块拼图。

根据交通运输部此前公布的数据,出租车平均每天服务1.1亿人次,按照平均每车1.8人计算,每天产生的订单在4500万-5000万单左右,而滴滴出租车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去年日均订单量才300万单,占比不足10%。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陈礼腾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这个数据说明出租车行业还有很大的线上化空间。而要改变这一局面,有出行基因的互联网公司更有可能实现。滴滴出行此次独立出快的新出租,正是看到了出租车的发展潜力,滴滴在出租车行业摸爬滚打了八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线上化的供需匹配技术可以说是这家出行公司的核心技术,无论产品、技术还是运营能力都能够支撑其提升线上叫车率的目标。

他表示,快的新出租借助快的这一曾经受到用户和司机的喜爱的老品牌,使得快的新出租在获得滴滴母公司的资源支持外,还具备更加快速、灵活的发展空间,品牌成长价值更高。“不过,想要实现出租车线上化水平的提高,还需要靠多平台的共同努力。”陈礼腾如是说。

滴滴方面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出租车事业部是一级部门,与网约车同级别,未来针对出租车也会有更多投入,包括考虑增加小程序在内更多出租车打车入口。而对于外界较为关注的补贴问题,滴滴方面则表示,短期已推出补贴计划,长期还会有多项措施。

责任编辑:马文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