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民生,原创>

家中摔倒四天全靠敲盆求救 独居老人生命安全该如何保证

2020-08-05 16:37:37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345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彤旭)四天滴水未进,屋内饭已发霉,家属近20天没来看望,获救后一口气喝下一瓶水,安徽蚌埠一独居老人在家中摔倒四天靠敲盆求救的消息引起网友关注。事实上,该老人的经历绝非个例。独居老人辞世,两个月后遗体才被发现;独居老人家中猝死,尸体疑遭宠物狗啃食......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类似的新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如何保证独居老人生命安全成为社会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受访者认为,如果家中只剩下一位老人独居,安装摄像头是十分有效且必要的措施。北京市民苏先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据我所知,大部分社区会对辖区内的住户情况进行必要的登记和了解,但真正能切实关照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的少之又少,因此子女必须首先负起责任。我母亲独居,并且有严重的冠心病。在与兄弟姐妹商议后,我们在家中为母亲安装了三个监控。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马上联系社区服务人员提供帮助。”

“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家中就安装了监控,即使父母不在家,我们也能随时看到爷爷的动态。”“离家远又没有兄弟姐妹,安装监控会更安心。”许多网友也对家中安装摄像头表示支持。

除了子女在家中安装摄像头外,也有受访者认为社区应该在照料独居老人生活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在这次事件中,家属有20多天没来探望。因此对于那些子女不常来往或无子女的老人而言,社区工作人员的照顾就应该发挥兜底作用,比如日常登门了解情况、帮助其做一些体力劳动等。特别是对有慢性病或重疾的独居老人,更应该多加关注。”苏先生对记者表示。

而除突发疾病无人报医外,独居老人同样长期面临因疾病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与儿女长期缺乏交流或无子女而缺少精神慰藉等诸多困境。事实上,从解决空巢、独居、孤寡老人对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出发,已有社区开始探索创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

据《钱江晚报》报道,日前,杭州市长庆街道所辖的六个社区首试“老青互助”模式,将区域内的年轻人与老年人结对,老年人为年轻人提供与其共同居住的场所,年轻人则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健康照料与简单的生活协助。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街道也试点推出家庭养老床位项目,通过安装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对独居老人进行24小时的智能监护,在发生危急情况时主动“报警”,不需老人自发求助。还可根据个性化需求提供代购代缴、助浴助洁等服务。

但也有社区工作人员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社区对独居老人进行密切关注目前尚存难度。“掌握每户的具体信息是我们的必要工作,如果家属要求我们为老人寻找保姆或平时多关照,我们一定有求必应。但在进行主动关照的方面,可以说我们并没有做到位。”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北春城社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社区有居民8000户共计2万余人,社区工作人员难有精力照顾到所有独居老人。此外,因社区条件有限,他们也没有能力为独居老人提供休闲和集体居住的场所。

“目前香坊区已经联合家政公司,以免费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服务。老人如有需求,可以到社区签协议,之后家政公司会派出服务人员为老人上门理发和洗澡。虽然还没有延伸到对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密切关照,但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希望日后能够多方联合起来为独居老人提供更密切的服务和关照。”上述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责任编辑:马文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