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民生>
20年总投入超5000亿元成绩斐然

退耕还林重点瞄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记者 李远方

2020-05-21 11:21:24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460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李远方)日前,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元,五年内分三次下达,退耕还草每亩退耕地补助850元,三年内分两次下达。

1.jpg

 退耕还林让山村环境旧貌换新颜。CNSPHOTO供图。

退耕还林补贴逐年提高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自1999年启动实施两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国已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亿多亩。其中,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占人工林面积11.8亿亩的42.5%;增加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亩,占人工草地面积2.25亿亩的2.2%。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

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中央已投入687.6亿元,工程实施规模由《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时的4240万亩扩大到目前的近8000万亩。2017年起,退耕还草的补助标准由800元/亩提高到1000元/亩;退耕还林种苗造林费补助由每亩300元提高到400元,使新一轮退耕还林总的补助标准达到每亩1600元。

此次发布的办法进一步明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社会保险、天保工程政策性社会性支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生态护林员、国家公园等方面。

其中,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用于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草种繁育、草原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相关支出。生态护林员补助用于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聘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等资源管护人员的劳务报酬支出。国家公园补助用于国家公园勘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保护补偿与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保护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以及自然资源所有权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且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委托地方政府代行的国家公园的人员机构等相关支出。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下达的年度任务和补助标准确定补助规模。退耕还林每亩退耕地补助1200元,五年内分三次下达,第一年5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退耕还草每亩退耕地补助850元,三年内分两次下达,第一年450元,第三年400元。

各地交出靓丽成绩单

不久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在介绍全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年来的建设成效时表示,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湖南省最大的生态修复工程。自2000年湖南省启动退耕还林以来,全省完成退耕还林2159.6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1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量普遍下降50%以上,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度,减少了土壤侵蚀,为全省构筑森林生态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20年来,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向社会提供了500多万个就业岗位,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通过推广“林药、林果、林旅”等经营模式,全省退耕还林营造经济林120万亩、油茶65万亩、林下种草50万亩、林药85万亩,林业经济快速发展,森林旅游方兴未艾。

据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统计,自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至今,全省退耕还林还草总规模达3993.83万亩,居全国第三位;中央和省财政投入558.66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受益退耕农户2323.6万人,居全国第一位。

与此同时,退耕还林还草实现了四川省毁林开垦向生态修复的历史性转变,工程造林面积超过同期全省造林总面积的1/3,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一些地区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每年在蓄水固土、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效益价值超过17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相当于中央总投资的3.2倍;建成3000余万亩后续产业基地,超过70%的退耕林资源可直接转化利用。

有“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之称的陕西省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使陕北地区的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植被覆盖率高达79.8%,林用地占延安国土面积的78.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0天。延安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红色圣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统筹规划建立长效机制

随着我国国土绿化不断深入和宜林地面积越来越少,继续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至关重要。

据统计,目前我国还有1.5亿多亩不适合耕作坡耕地、1000多万亩严重沙化耕地、3700多万亩石漠化耕地,以及大量严重污染耕地、易地扶贫搬迁腾退耕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耕地、重点国有林区已垦林地、主体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带开垦耕地、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区耕地等。这些耕地不仅粮食产量低,而且严重制约生态保护修复,危害国家生态安全。将这些地方纳入退耕范围,逐步还林还草,可以为大规模国土绿化拓展空间,实现一举多得。

更为重要的是,退耕还林“退”出了广大农民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还”上了文明绿色的发展理念;“退”出了农村长期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还”上了集约高效的致富之路。专家表示,随着现行补助政策的陆续到期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巩固成果与扩大规模的任务十分繁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如缺乏总体规划,耕地保护与退耕政策不协同,建设任务落地困难,巩固成果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等,因此,亟须科学编制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好退什么地、退多少、怎么退。

国家林草局退耕中心日前发出通知提出,今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实施已经到期,各地退耕还林还草要围绕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土壤污染防治等国家战略。

依据最新的全国土地调查、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污染耕地监测等成果,对严重沙化耕地、严重污染耕地、严重石漠化耕地、移民搬迁撂荒耕地、自然保护地内的耕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等,实行统筹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工程建设。“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安排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具备条件的退耕还林还草。

责任编辑:王蕾瑛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