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民生>

就业被嘲、招生遇冷 非全日制研究生成“鸡肋”?

记者 王立芳

2019-10-28 16:03:11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2,153 分享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立芳)“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当于本科生”“课程水、混学位”“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话题一度占据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舆论热议。虽然教育部明文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

1570782659852091033.jpg

图片来源:全景网

就业难 社会认可度不高

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这表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招考统一试卷及录取标准实行并轨发展;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非全日制研究生进行学历学位双证管理,具备同等法律效力;毕业标准和全日制研究生一致,保证同等质量。按照通知的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与全日制研究生功能互补的全新学位类型。

不过,很多人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知还存在“花钱就能上”“混文凭”等诸多误读,导致社会认可度普遍较低。

某国企北京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赵强对中国商报记者明确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在校招阶段不考虑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因在于其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质量比较“水”。“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长,跟导师做科研的经验丰富,我们在招技术性的岗位时,比较看重这一方面。非全日制的含金量要少得多。”赵强说。

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生绝大部分为在职考生,应届生报考意愿较小。去年考研失败的应届毕业生陈熙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自己曾有机会被调剂为报考学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但考虑到高昂的学费和用人单位认可度问题,他放弃了调剂,选择再次考研。

“对有些用人单位来说,学硕的含金量高于专硕,专硕高于非全日制。虽然学位都是硕士,但其实这里面是存在一条‘鄙视链’的。”陈熙对记者说。

那些接受调剂而被录取为非全日制的应届考生,则面临比较尴尬的境地。他们“吐槽”:无论是各地政府的人才政策,还是许多事业单位、国企的招考,都一律强调“全日制”学历身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更适合已经就业的人,为了提升能力或学历进行再深造。”北京某高校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老师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社会上存在的以招生门槛看学历含金量的“学历价值观”,本质上就是学历歧视。

“本来,非全日制培养模式为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多元选择,而学历歧视无疑阻碍了多元选择。消除社会的学历歧视,破除唯学历论,需要用人单位重视人才的质量,而不仅是学历。要让用人单位做到这一点,每所高校必须严把质量关,使不同渠道招来、采取不同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达到一样的培养质量标准。”熊丙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招生难 期待政策支持

非全日制研究生自2017年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从2019年高校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来看,不少学校的非全日制专业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也就是说,招生名额基本靠调剂来完成。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108人,而成绩上线的仅4人。

甚至有部分高校的某些非全日制专业一个学生都招不到,如中山大学的测绘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和材料工程专业,招生计划分别为5人、15人、10人,但最终录取人数均为0。

虽然大量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靠调剂来完成,但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考生并不愿意调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其中,超六成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

上述报告显示,虽然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随着2017年招收第一批列入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关注。

中国商报记者在梳理各高校的招生简章时发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遇冷的现状,今年一些高校在招生政策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暨南大学在2020年硕士生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2020年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面向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招生,录取类别为非全日制定向。”山东大学规定,参加非全日制招生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此外,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招定向类别。

上述高校的做法得到了一些“非全”研究生的认可,他们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严格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招生要求,非全日制就应该只招定向类别,且不允许全日制调剂成非全日制。还有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呼吁,教育部门参照专业硕士管理方法出台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服务政策。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2009年,教育部进行学位制改革,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此前,专硕学位仅开放给在职人员,为有工作经验者提供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起初,很多人对专硕抱有“就业前景不明”“会不会受社会歧视”的忧虑。对此,教育部在2010年3月发布《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构建制度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解除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学生的后顾之忧。以此经验来看,尽管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招录和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未来其前景仍然可期。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马文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