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民生>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家政36条”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2019-07-11 14:49:45本报综合 收藏0 评论0 字数2,073 分享

“小切口、大民生”,家政服务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国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家政服务业长期存在着的行业发展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等短板也日益显露。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促家政服务业发展。

binary_middle (3).jpg

CNSPHOTO供图

提供各类政策保障

据统计,2018年,我国家政服务业的经营规模达到5762亿元,同比增长27.9%,从业人员总量超过3000万人。如何让家政服务人员安心、雇主放心、家政企业有信心,成为家政服务业未来发展面临的突出要求。

记者了解到,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36条意见,因此也被业内称为“家政36条”,而提质和扩容是“家政36条”的两大主题。

“提质,就是要通过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保障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健全信用体系和标准体系等措施,提高家政服务业的供给质量。”“扩容,就是要通过各种支持政策,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解决‘找不到、买不起、用不好’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对“提质”与“扩容”进行了解读。

如何实现提质与扩容的目标?连维良指出,一是着力发展员工制企业,二是着力推动家政进社区,这两项措施是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了鼓励家政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员工制企业转型,意见从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完善社会保险、灵活确定工时等方面提供了政策红利。政策包括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员工制家政企业按规定返还失业保险费,为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提供免费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免征增值税;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为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将符合条件的家政从业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采取多种方式帮助解决家政从业人员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等。

此外,意见还针对社区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通过减税降费、租赁场地不受用房性质限制、水电等费用实行居民价格等措施,支持家政企业在社区设置服务网点,促进居民就近享受便捷服务。

培养专业家政人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加之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全面二孩政策落实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居家养老、康复护理、育婴育幼、烹饪保洁等多样化的家政服务需求刚性增长。家政服务业市场需求巨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却不足,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也使家政成为“市场急需紧缺职业”。

为引导和鼓励院校加强家政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谢俐表示,教育部将完善专业目录、增补有关专业,实现每个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

据谢俐介绍,目前我国在中职、高职和普通本科的专业目录中设有家政服务与管理、家政学等数十个相关专业,开设相关专业点已经达到了3000多个。2019年还增设了智能养老服务、幼儿保育等中职专业,新设高职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点72个。

今后,教育部等部门将引导院校提高家政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支持校企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举办家政服务类职业院校,优先支持家政服务紧缺领域建设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推动30家以上家政示范企业、50所以上有关院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此外,有关部门还将推动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向家政等领域倾斜,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支持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通过高职扩招专项考试、专升本等多种渠道来提升学历。

有家政学专业的网友表示,家政学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培养“保洁阿姨”,而是培养家政服务方向的管理人才。家政专业会涉及到家庭信息管理、教育学、营养学、理财、心理学、护理学等知识,属于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生活应用科学。就业方向除了家政服务业,也可以去政府部门、民政系统、妇联系统、社会工作系统等。

鼓励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注意到,意见还提出了一个创新政策设计,即推动家政服务业与养老、育幼、物业、快递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培育以专业设备、专用工具、智能产品研发制造为支撑的家政服务产业集群。

对此,连维良解释到,家政服务业是传统产业,但也需要不断融入新业态、新方式和新内容,从各个环节来推动其发展。“比如,家政服务业和养老产业有紧密的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居家或者在社区生活、养老。在社区养老中,助餐、助行、托老等就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需求,需要发展家政服务业去满足。”他说。

意见在鼓励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明确监管力度不放松。意见表明,我国将逐步建立起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具体表现为: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全量归集家政企业、从业人员、消费者的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并按规定向相关部门及家政企业充分共享金融、税务、司法等可公开信用信息;建立家政从业人员个人信用记录注册、跟踪评价和管理制度;基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联合奖惩系统,对在家政服务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行为的家政企业及从业人员实行联合惩戒。(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马文博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