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去成都吧!开启一场古医与当代的艺术探索

梵凡

2019-07-08 13:16:34中国商网/中国商报 收藏0 评论0 字数1,898 分享

当传统医学与当代艺术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日前将在四川省图书馆拉开帷幕的“默化——古籍里的传统医学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的潜移”展览,将带您踏上一次打破常规、别开生面的艺术探索之旅。

此次展览将以别开生面的创新方式,融汇呈现百余件珍贵古籍文献和文物、多位当代一流艺术家的特别创作,以及特制展品。古医文化、文献与当代艺术的罕见互动,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一次立体呈现,也是“古籍文献活化”的一次大胆创新尝试。

展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 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以及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共同承办, 并得到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青海藏文化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走进医学 走出艺术


旅法研究员、 策展人宁琤将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 其曾先后在法国拉蒂格国家艺术基金会等艺术机构工作。2015年至2016年促成毛继鸿艺术基金会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战略合作,2016年9月担任毛继鸿艺术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这一次,宁琤打造了一个“医艺同境”的世界,从传统医学浩瀚的古籍文献与文物出发,聚焦中医思想,联手艺术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和开放式的对话。

策展人宁琤为媒体进行导览。

声音艺术家陈弘礼、策展人宁琤、南非艺术家米兰达·莫斯(Miranda Moss)

展览由古医起源、古医哲学、传统藏医、生命与神秘的大自然、理法方药·医艺同境、医书浩瀚、蜀地医风医德以及生命诗学等八个错落的时空构成。柴一茗、陈弘礼、郭鸿蔚、梁绍基、米兰达·莫斯(Miranda Moss)等多位国内外一流艺术家参展。策展人表示,希望观众“进入的是一个医学的世界,走出的是一个艺术的世界”。

数十件古籍文献首亮相


现场展示了穿越几千年古医文化的百余件藏品与作品。其中,观众可以看到四川省图书馆珍藏的国内珍稀版本《太平圣惠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等22种珍贵古籍文献;青海藏文化博物馆珍藏的《四部医典·后续部》(16世纪)《药物图释·白银镜》(15世纪)等四种重要藏医文献;13件来自青海藏文化博物馆以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的珍贵文物及录像等,这些都是首次在四川省图书馆向公众展出。

与此同时,还有大量近代蜀地医学历史珍贵文献图片,如蜀地著名藏书家严谷声辑刻的医学书籍六种以及享有“西南第一藏书阁”之誉的贲园的老照片;四川中医教育的奠基人、四川国医学院创建人李斯炽的珍贵手稿、上世纪50年代北调入京著名蜀医蒲辅周的手稿、当代蜀地名医王静安位于成都鹤鸣山道观的独特墓园碑方等。

《四部医典·后续部》,作者:索卡·洛追杰布,16世纪,馆藏: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汪石山医书七种,(明)汪机撰,明嘉靖刻本,二十八册,馆藏:四川省图书馆

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宋)王怀隐等撰,清抄本,杨守敬跋,五十一册,馆藏:四川省图书馆

古今医统大全一百卷,(明)徐春甫辑,明刻本,四十册,馆藏: 四川省图书馆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宋)孙兆改误,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顾从德影宋刻本,十册,馆藏:四川省图书馆


当代艺术穿行多维时空


与以往的展览不同的是, 在古籍文献展示的传统时空中,当代艺术家的绘画、互动装置、录像作品则穿行在展览的多维时空中。

艺术家梁绍基自1989年开始在天台山养蚕,形而上哲思与诗性冥想贯穿在其30余年的实验中,亦将以蚕丝构筑的艺术时空在此次展览中呈现。

当代海派水墨代表艺术家柴一茗结合《山海经》的文献与典故,将沉寂在古籍文献中的医药之物与神话形象进行视觉复活。

柴一茗《山海之图》,2019年,宣纸,水墨册页,26页,特别委托创作作品

梁绍基《圆》(局部), 2016年, 装置,图片致谢:香格纳画廊

郭鸿蔚《解忧愁图2——癫狂梦醒汤》,2019年,纸上水彩,特别委托创作作品


南非艺术家米兰达·莫斯特别创作的互动装置作品《含羞的植物》,生动再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神秘感应,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以及敏感、 脆弱与共生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青年艺术家郭鸿蔚探访蜀地,围绕四个“情志病”案例创作了纸上水彩作品,对古老医学的认知系统尝试性地进行了视觉解构及转换。 还有研究中医多年的声音艺术家陈弘礼以古医哲学为灵感制作的空间声音作品等。多件艺术作品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首次与观众见面。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8月1日。

米兰达·莫斯《含羞的植物》,2019年,综合材料,尺寸可变,特别委托创作作品

梁绍基《金》, 黄色蚕丝,铁剌,铁板,2019年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上海艺域文化工作室;摄影:方正、计贺@尔见摄影

责任编辑:方晓 除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商网立场

参与讨论

请登录后讨论

提交评论

最新讨论